

回顾一下数码年代初期,还未有所谓的Full Frame相机出现时,其实局面是4/3系统大战APS-C系统,各争天下,各位可能已经遗忘了,当年4/3系统有一个强大联盟(相信小编,真的很强大),分别由Fujifilm、Kodak、Leica、Olympus、Panasonic、Sanyo跟Sigma组成4/3系统的联盟,但从历史上看,当中只有Leica、Olympus及Panasonic生产过机身镜头。▼下图为四支4/3系统镜头:三支Olympus变焦镜40-150mm,11-22mm和14-54mm)和一支Sigma 30mm定焦。

为什幺强大的4/3系统联盟最后会慢慢被淡忘?因为算少了APS-C进化成Full Frame这一着,令作为单反的4/3系统,对决单反Full Frame一仗大败,结果成就了M4/3系统出现!M4/3系统跟4/3系统最大分别,其实在于无反及单反之分,从4/3系统取消了传统单反中的反光镜、五稜镜等结构,使得相机机身进一步变得小巧而成为M4/3系统,其实当中的感光元件不变。
当时4/3系统的单反最大卖点是轻巧细台的单反机,但当Full Frame相机愈来愈进步,机身又愈来愈细,说实话Olympus跟Panasonic不「跳船」难以生存。而M4/3系统的出现,的确曾经救亡过一段时间,令Olympus的M4/3可换镜无反有过「蜜月期」。
▼Olympus于2008年展示出一款M4/3概念相机,是此新规格首度公诸于世的纪录。
